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告别“红顶中介”的环评如何独立公正

更新时间:2015-03-06 14:32 来源:国研网 作者: 阅读:688 网友评论0

改革的目的,是让环评真正回归到独立与公正的定位当中。可问题是,让环评告别“红顶中介”的角色,把环评机构从权力与资本的双重操控中解放出来。

日前,去年第三轮巡视13个巡视点的巡视问题“账单”全部晒出。作为去年第三轮中央巡视点的环保部,被点出的问题是“有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2月11日《新京报》)

与“红顶中介”相对应的现实是,最近几年环评过

关的企业污染事故频发,民间环保组织对环评机构出具的环评报告质疑不断……本该为保护环境严格把关的环评机构,不断遭遇信任缺失的危机,背后的因素便是巡视组所点明的“红顶中介”,而成就环评机构成为“红顶中介”的,却是当前的环评体制。

绝大多数环评机构是事业单位,隶属于地方环保系统或科研院所。其中,以地方环保系统下属的环科院所从事环评工作的居多。于是,在现行体制下,政府、环保部门、环评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之间存在着一条共生共荣、错综复杂的“利益食物链”。

地方政府因增加税收和官员利益,控制着环保部门;而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之间,尽管从法理上说,各环评机构是独立法人,但由于天然血缘关系,环评机构与其所从属的环保部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环评机构自收自支,互相之间存在竞争,要仰赖于项目建设单位给的环评费,往往也顺从于项目建设单位的意志。于是,这种在权力与利益双重操控下的环评报告,缺乏公信力成了一种必然结果。

因而,“红顶中介”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当下的环评,所呈现的景象是,经常过了污染把控关,却过不了民意关。实际上,被巡视的环保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点。此前,环保部从改革体制入手,让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完全脱钩、彻底脱利”,确保环评审批不受利益干扰,环评业务必须由真正独立的环评中介服务机构、独立的市场主体来承担。按照环保部要求,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环保系统事业单位环评机构脱钩改制的目标,着力形成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环评机构。

改革的目的,是让环评真正回归到独立与公正的定位当中。可问题是,让环评告别“红顶中介”的角色,把环评机构从权力与资本的双重操控中解放出来,并不是简单改革环评体制就能完成的,至少对于当下的环评来说,程序问题存在着缺陷。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通过举行论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严重的问题,是公众参与环节不符合法律程序,具体表现为:信息披露不充分,征求民意不全面,交流沟通不顺畅,制约机制不到位。

因当下环评机构所处的尴尬位置以及程序缺失问题,导致当下环评机构拥有权威专家,掌握着技术方面的话语权,但整个过程却是普遍重审批轻监管、重技术轻人文,封闭操作、制衡不足。

进而,在改革体制的同时,改变不科学的程序设计,按照当代法治理念和成熟的监管架构,引入制约和分担机制,让有素养的社会公众来协助环保部门提高环评质量,让环评全过程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提升公众对环境决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重大群体性环境事件。这才是社会对告别“红顶中介”的终极期待——确保作为事前监督的环评,能够独立与公正的运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告别“红顶中介”的环评如何独立公正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