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土地深耕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更新时间:2016-10-17 10: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3900 网友评论0

河南省商水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达180多万吨,秸秆处理任务十分繁重。但今年秋收期间商水实现了秸秆焚烧零火点。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县,我们想知道,商水是如何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  

熊和平,汉族,1964年10月生,河南项城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参加工作,曾任商水县委综治办主任,郸城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周口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周口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口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现任商水县委副书记、县长。  

对话人:河南省商水县委副书记、县长熊和平  

采访人:本报记者李莹通讯员罗景山  

秸秆处理面临哪些困境?  

■秸秆综合利用难、秸秆清理运输难、降低机收成本难、联合管理操作难。  

中国环境报:商水秸秆问题有什么样的特点?  

熊和平:河南省商水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示范县,全县耕地面积139万亩,常年种植小麦120万亩以上、玉米110万亩以上、小杂粮2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5亿斤以上,位居河南省第七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根据农业部门测算,商水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达180多万吨,其中,小麦秸秆约80万吨,玉米秸秆约80万吨,大豆等其他作物秸秆约20万吨,秸秆量大但综合利用少,秸秆处理任务异常繁重。去年秋季,全县出现71处着火点,为此被省政府约谈,财政被重罚,一些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  

中国环境报: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已经成为共识。虽然国家及各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焚烧秸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从基层的情况看,为何秸秆综合利用推广难?秸秆处理面临哪些困境?  

熊和平:近几年,秸秆综合利用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秸秆焚烧污染防治的法规与政策,各级政府也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焚烧秸秆现象依然存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仍处在较低水平。  

从基层的情况看,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困境:  

一是秸秆综合利用难。随着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善,农作物秸秆逐渐变成废弃物。近年来,夏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相对明显,主要得益于小麦秸秆可以用作造纸原料,综合利用价值较高。而秋季秸秆焚烧污染防治工作之所以被动,主要因为玉米秸秆产出量较大,一亩玉米产生秸秆大约为1200斤,是小麦秸秆的两倍,但综合利用项目的研发、推广却十分滞后,除少量进行青贮养牛或作为燃料得到利用外,大部分只能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同时,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少,秸秆无处堆放,传统观念认为焚烧秸秆能够增加地力、减少虫害,一把火烧掉既省力又省事。  

二是秸秆清理运输难。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客观上造成了秸秆清理运输困难。加之劳动力价格上涨较快,农村劳力外出务工日均收入在100元以上,而清运秸秆费时费力又缺乏经济效益,致使很多农村劳动力认为,返乡夏收秋收很不划算。一般情况下,只要粮食归仓,剩余的农活便交由家里的老幼妇孺打理,秸秆清理运输自然成为难题。  

三是降低机收成本难。从调研情况看,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成效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收成本的高低。商水县夏收期间小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与小麦机收价格较低,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很大关系。反之,因玉米联合收割机价格偏高,每年通过国家补贴的额度较低,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玉米联合收割机数量较少,玉米机收成本居高不下,继而影响到玉米机收率和秸秆还田率,客观上增加了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难度。  

四是联合管理操作难。目前,各乡镇工作人员数量较少、任务繁重,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虽然有县直单位下派工作队员帮助此项工作,但由于他们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作用发挥有限。同时,由于各地对秸秆相关工作的管理要求不同,又缺乏有效的衔接联动机制,与外县市区邻界的地方往往成为秸秆焚烧的重灾区。  

为何土地深耕能够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土地深耕不仅能够使秸秆有效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肥力。  

中国环境报:商水通过土地深耕有效化解了秸秆处理难题。与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相比,土地深耕有什么优势?  

熊和平:近年来,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秸秆焚烧污染防治工作,但由于没有很好的抓手,效果不明显。通过调研发现,在秸秆没有其他利用出路的情况下,土地深耕是最终出路。土地深耕将粉碎后的秸秆翻于下层,不仅能够使秸秆有效利用,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肥力。  

以前的秸秆还田方式是将秸秆置于土壤表层,容易造成秸秆棚架、小麦根悬浮。土地深耕能够将秸秆翻于下层,使秸秆尽快腐熟,为小麦生长提供营养,而且小麦中后期扎根深、长势好、不易倒伏。  

同时,土地深耕还能提高土地肥力。旋耕耕作深度只有10厘米左右,连续多年的旋耕耕作往往造成耕层下面形成坚硬的犁底层,严重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下扎,大大缩小了根系吸收养分的范围,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下降,抗旱防涝能力降低,严重破坏耕地地力。据调查,长期旋耕使土壤水分流失增加20%,肥料利用率仅30%左右,每亩小麦减产80斤、玉米减产100斤左右,特别是像红薯这样的根茎类作物,近乎绝收。而土地深耕后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流失,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经过一次深耕,每亩耕地的蓄水量可增加10立方米以上,土壤蓄水能力是浅耕的两倍。此外,土地深耕能够削弱地表径流强度,缓解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有效保护土壤。据商水县农业部门多年试验推算:深耕25厘米比深耕15厘米的小麦亩成穗增加1.5万穗~3.1万穗,穗粒数增加1粒~2粒,千粒重增加1克~2克,亩增产小麦54公斤,增产率8%~9%。  

在今年夏粮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舒庄乡、县农场等进行土地深耕的地块小麦亩产1000斤以上,与周围未进行深耕的地块相比小麦增产优势明显。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深耕还田,是落实国家地力保护政策的最有效途径,不仅解决了秸秆问题,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可谓一举两得,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欢迎。  

中国环境报:商水县委、县政府如何全面推进土地深耕工作?  

熊和平: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商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宣传引导、农民自愿、行政推动、确保实效”的原则下,以转变耕作方式为主线,在全县范围全面铺开土地深耕工作。  

首先,大力宣传发动。利用开设专家讲座,请深耕的农民代表现身说法,发布政府通告,编印深耕知识手册发放给每个农户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深耕的意义,做到政策深入人心,科学知识普及到户。  

其次,坚持政策引导。强化措施,创新举措,建立耕地地力补贴资金与地力保护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地力保护资金用于土地深耕作业,切实提高地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在农机具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对大型深耕作业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械以及大型秸秆打捆机械进行补贴,切实增加大型深耕机械的总量,解决深耕机械不足的问题。责任落实到人,对深耕不足25公分的地块不得进行麦播。对土地深耕工作实行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对完不成深耕任务的乡镇(场、办、集聚区),扣除深耕和相关工作经费。  

第三,统筹推进引导示范。各乡镇根据各自地域特点和种植模式,建立土地深耕推广示范点,每个行政村建立百亩示范方,乡镇建立千亩示范方。示范方设立土地深耕作业补贴示范基地标志牌,各示范方成片作业、整齐划一、整体推进。切实搞好技术服务。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在大型深耕机械、机具购置方面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组织技术优势和带动引领作用,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演示会等形式,大力推广应用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耕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保护性耕作作业模式。  

按照“收割一块,粉碎一块,深耕一块、放心一块”的总要求,商水县各级各部门创新方式方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秸秆焚烧污染防治暨土地深耕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将秸秆粉碎后直接深耕还田,彻底杜绝了秸秆焚烧隐患。截至目前,全县组织深耕机械2772台,土地深耕面积达124万亩,真正做到了土地全面深耕,全县未发生一起焚烧秸秆现象。  

实践证明,土地深耕既防止了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大气环境污染,改善了空气质量,又提高了耕地地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既化解了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干群矛盾,维护了干群关系,又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在商水,农忙时节出现了“干部忙着联系粉碎机深耕机,农民忙着备种备肥等深耕”的新气象。可以说,土地深耕是新形势下商水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实践和探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土地深耕破解秸秆处理难题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