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腾环保网

威立雅水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关注度:1088 活跃度:1 谷腾指数:1164

威立雅:最大跨国环境企业如何在中国生存?

             来源:凤凰财经 阅读:4127 更新时间:2015-06-25 10:12

“环境市场过去历来崇尚的技术,你有什么技术和设备,我买来用了就ok了,即使是最贵的也没关系”。

“很少有企业真能从头吃到尾,我永远不相信,谁具备对产业链从头到尾的敏感性”。

“这个项目我们谈了五年才签下来,项目正式启动已经是2000年的事了”。

“设备,很多人愿意花很多钱买最好的,但谈到运营的时候,这个钱就比较难出”。

30多年里,周小华始终呆在一个“很难赚大钱”的产业里,未曾离开,虽然周围有很多诱惑,钱给得够多,发展空间足够想象,“但我始终还在环保这个行业里呆着,也许这是命中注定。”

从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到1987年赴法国留学,再到加入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以下简称威立雅),最后成为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公司(简称威立雅环境)总经理,周小华坦言其间尝遍了做环保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家有160多年发展历史的老牌企业,最初只为法国城市提供饮用水,后来逐渐成长为涵盖水务、固体废弃物以及能源管理三大领域的跨国巨头。

“有人说做环保就是做公益,这种说法有点意思“,要这个行业干出点成绩并不容易,辛苦奔波自不待言,整体利润偏低也让一些资本敬而远之。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环境产业可以说是个“伪产业”,产业集中度极低,行业中有3万多家环保公司像“麦客”一样在全国各地奔波,却赚不到钱,大部分企业在凭关系和商业贿赂赚得一些浮财。

过往的环保市场一直被称作关系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严重。因为地方割据、因为市场不流动,因为最低价中标,一些环保企业很难长大,优秀品牌很难脱颖而出。

“利润薄,竞争大,辛苦是必然的”,对于威立雅这样的世界500强环保巨头来说,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市场预期空前巨大,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周小华告诉笔者,中国环境产业的真正问题不仅在于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更在于文化、观念和整个产业机制能否转变。

“欧洲发达国家推动环保事业的逻辑和咱们有些不一样。他们会先找到问题的根源,理顺产业的逻辑,依此做出很长远的规划”,威立雅经历了欧洲新兴环境服务的30多年发展历程,从当初不断爆发的民意抗争到现在的和谐融洽,从废弃物终端处理延伸到前段收运等环节,在这过程中沉淀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他希望未来能藉此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参与国内环境事业的发展。

“PPP”苦辣

威立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涉足中国的水务市场,1992年开始进入了国内环境服务领域,并藉此进入亚洲市场。如今,威立雅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环境服务运营商,其在中国的投资累计超过20亿美元。作为威立雅环境服务中国区的掌舵人,周小华重点负责集团固废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环保行业存在设备、运营和监测三种类型的企业主体。威立雅长期专注于运营,并且与苏伊士环境集团共同成为全球大规模开展“公私合营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创新和实践者。

在公益性较强固废处理领域,“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环境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周小华告诉记者,这一模式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较为成熟。理论上,这种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双方可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中国的环境市场过去历来崇尚的技术,你有什么技术和设备,我买来用了就ok了,即使是最贵的也没关系”。在威立雅进入中国环境市场前,“PPP”模式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威立雅由此成为国内“公私合营模式”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92年,威立雅拿到了澳门的一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这个项目我们谈了五年才签下来,项目正式启动已经是2000年的事了”。第一个项目的落地颇费周折且旷日持久,但其巨大的示范效应也出乎威立雅的意料,“澳门项目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比如,威立雅在上海老港做了第一个国际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厂,在杭州做了第一个沼气发电项目,在天津做了第一个有毒有害垃圾处理项目.....由是,诸多“第一”陆续落到了威立雅的头上,如今,其在中国获取的固废处理项目已经超过了30个,业务涵盖了城市废弃物管理、工业服务、危险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等多个领域。

无疑,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进入,对国内同行是一种洗礼和冲击,而具有革新意义的是,中国环保产业对PPP模式有了逐渐的认知和认可。对于威立雅而言,接下来的进程似乎也都顺理成章,但作为“先行者”,其在新兴市场碰到的难题甚至困惑亦不可避免。

根据成熟市场的经验,“PPP”为政府降低了项目风险、提高了项目效益,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国内,过去相关法规的滞后与PPP模式还有一些矛盾和不匹配的方面,执行过程中常会遇到困难。在周小华看来,垃圾填埋等固废处理行业,缺少长期且明晰的产业规划,而且环境服务的属性是公共服务,它需要政府有相应且足够的支出预算来支撑。

但过去不仅单个城市,而且国家层面的环境补偿机制亦尚有欠缺。相应的资金支付能力成为影响PPP项目进程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从市场和商业角度讲,PPP模式通常盈利稳定,但利润率一般比较低。固废行业专家肖琼告诉笔者,这种模式投资回报的周期也较长,而且前期投入大,这就需要公司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环保设备商挣块钱相对容易,但运营商的生命周期整体比设备商的要长很多”。

事实上,在国内过去几年的环保市场,利润最高、赚钱最快、份额较大的还是五花八门的环保设备企业,“设备,很多人愿意花很多钱买最好的,但谈到运营的时候,这个钱就比较难出”。

丛林“进化”

纵观过往,抓住政策窗口,狠赚一笔然后迅速离开的人不在少数。而需要大量资金、时间和政府沟通成本,且需要足够耐心的运营业务,并非人人有心、且有能力去做。

通常,地方政府都会要求威立雅与一家地方企业合作,来推动PPP项目。比如,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项目,由威立雅环境服务与深圳市东江环保[1.07%资金研报]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来推动。天津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由威立雅环境服务联合3家合作伙伴按照国际标准投资、设计建设并运营。这样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土企业的在技术和运营经验上的成长。

“这种合作我认为是非常棒的,虽然本土的合作伙伴很可能是我们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我们很欣喜的是,我们带来的很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在国内得到认可和运用。”周小华告诉笔者,同行的快速成长,也会促使有进取心的企业不断去探索技术和模式创新,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如果你没有这个动力,早晚要被淘汰,而且随着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这种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过,伴随环保产业的热潮,各路资金的蜂拥而入也无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最近5年里,大量国资进入到环保领域,让一些民企和跨国公司在一些项目竞争上深感有心无力。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运营商告诉笔者,国企有钱有资源,在一些项目中的投标价格,民企和外资有时无以竞争,“每吨80元的价格只能保本了,但有时别人能低到40元,我们怎么竞争?”

此外,像雨后春笋般冒起来的大量环保企业,资质和能力都良莠不齐。周小华认为,要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建立并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此外,PPP成功的基础在于适合公私机构之间的、目标清晰的合同,合同执行期,公共机构的良好监管对PPP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你要所有的人有法必依,一碗水端平,让有能力的企业能够维持住,而已些搞动作的企业离开”。

随着竞争的加剧,威立雅除了完善在中国的运营模式外,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亦被带入国内市场。

2013年底,威立雅在中国的第一个环保拆船项目在广东江门落地。其投资约10亿元,占地500亩,使用岸线约668米。项目所在地将计划建设全球第一家现代化拆船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工业服务中心,并建成全球领先的年拆解80万轻吨的绿色拆船厂。

周小华预测,环保拆船乃至资源回收利用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巨大,而依托成功的全球运营经验,威立雅再次国内的”第一个“。周小华告诉笔者,按照现在的拆船公约,必须要环保的拆船,国际上的大船东才能把业务给你,“我们可以做到污染一滴不漏,所有材料可以所及储存再利用”。

而从企业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考虑,威立雅正力推全球不同市场资源的循环、互补和利用,“比如,拉丁美洲正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我们可以将中国的人力资源和制造循环到那个市场去;欧洲本部的制造成本高,我们重点是将那里最新的技术继续渗透到中国等新兴市场。

此外,智慧城市的兴起,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都为威立雅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在美国纽约、匹兹堡等四个城市,威立雅正参与了包括交通、固废、水等整个城市的环境规划,并提供运营服务,“我们从源头上来寻找问题所在,且有全产业链的服务优势,我们确实具备极大的能力去改善整体城市的环境”。但目前这种模式能否在中国打开市场,周小华坦诚仍难确定。

整合潮起

对于中国的环境产业而言,现在应该是最好的时代,“能熬过去就是最好的时代”。

虽然面临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但这一市场无疑充满越来越大的诱惑。相关研报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可能超过8000亿元,占环保产业4万亿元总投资比例将达到20%,年复合增长率约30%,是环保行业整体投资增速的2倍。而据环保专家肖琼的观察,政策层面对于行业的执行标准和监管力度正在逐渐加严,因此未来对于很多环保企业来讲,标准和监管将会是决定其成长空间的两道门槛,而更多的资源会倾向龙头企业。

而在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下,从近两年来市场表现来看,产业的并购整合已经呈现出很明确的趋势。最近两年,固废企业接连发力,融资圈地、并购整合、排队上市等动作不断。比如,2013年亏损的天晟新材[0.88%资金研报],意图依靠收购新光环保增加业绩提振点。2013年业绩下滑超过57%的维尔利[0.00%资金研报],也发布公告,宣布购买杭能环保100%股权,交易价格4.6亿元,后者是当地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龙头企业。再比如,菲达环保[-0.04%资金研报]拟通过定增以3.2亿元收购巨化集团旗下巨泰公司和清泰公司100%股权。

“从欧美的经验来看,整合是必然的。你别看现在环境产业有几百上千家,到最后最多也就是剩下几十家”,在周小华看来,固废行业已经进入全产业链的发展阶段了,企业可以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谋求发展,没有必要千军万马挤在一个很狭窄的空间里,“很少有企业真能从头吃到尾,我永远不相信,因为你不具备这种敏感,从头到尾的产业敏感”。

政策上的支持无疑增强了威立雅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信心,而要历数过往两年的政策,最让周小华动心的还是那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周小华环保观:

1、固废行业已经进入全产业链的发展阶段了,企业可以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谋求发展,没有必要千军万马挤在一个很狭窄的空间里。“应该着眼全产业链,走出一条更宽阔的发展道路。”

2、在中国做环保,绝不仅仅是做技术、做运营那么简单,而是要改变社会的观念、文化。当然,现在国内越来越多注意到这些问题。

3、PPP在中国的推进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仍然需要排除很多困难。首先,需要设立一个统一的统筹管理机构。其次,在所有的各方职责义务中最影响PPP关系的是条约的遵守,其中最突出的是公共服务的调价问题。再次,推动法律地位的平等。最后,监管需要做到位。

4、其实这个领域并不缺少资金和技术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没有能够有效界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各方权益的法律保障,PPP模式会很难在中国推广。

5、新的环保法发布以后,中国未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要严格的遵守法律,中国的环保的新常态,就是要守法;就是原来的不守法是常态,现在变为守法为常态,这样中国才会有最大的环保企业。

 


关于“威立雅:最大跨国环境企业如何在中国生存?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工程案例 +more